科室简介
脑病科
肇庆市中医院脑病(中风)科是广东省“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和肇庆市中医重点专科,是泛珠三角卒中防治联盟单位。该科设有住院病区1个、专科门诊2个和肇庆市名医工作室1个,开设住院病床47张。本科医护人员共19人,医师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正高职称1 人,副高职称4人,主治医师2人;中医护理人员1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5人。科室主要开展中医中药防治中风相关疾病的研究,应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疾病及眩晕、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头痛等各类脑病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开展了纳洛酮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芍药甘草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肌肉强直、黑逍遥散治疗痴呆、针灸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中风后抑郁、中药熨、穴位敷贴、耳穴压豆、红炉拨筋疗法、督脉火龙灸、中药涂擦、特色膏方内服等特色专科疗法以及静脉溶栓、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等现代诊疗技术,吞咽功能评定及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技术。
人员结构:
科主任:娄勍
护士长:钱璐
医师共7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护士1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4人。
科室人员
二、人员培训
科室定期输送医护人员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及培训。
三、设备配置
科室诊疗设备齐全,配备有快速血糖检测仪、多功能心电监测仪、输液泵、眼底镜、视频脑电图监测仪、床旁心电图机、呼吸震荡排痰系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超声药透电疗仪、低频脉冲电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中药超声雾化治疗仪及多种中医康复治疗仪器。
四、业务发展情况
科室坚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宗旨,收治各类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开展了纳洛酮穴位注射合益气活血汤内服治疗中风偏瘫,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黑逍遥散治疗痴呆、针药结合及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中药熨、穴位敷贴、中药熏洗、针灸等特色专科疗法,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仪辅助诊断癫痫等现代医疗技术,具有救治各种神经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能力。
在坚持中医基础的发展同时,计划建立集危重急症的抢救、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取栓桥接治疗以及中风的康复等为一体的卒中单元模式,在医院统筹下积极推进卒中中心的建设工作。计划开设失眠心理咨询门诊,建立眩晕中心,以多学科合作共建的模式,整合优化资源,提升诊疗水平、服务患者,带动周围地区,扩大医院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五、科研教学情况
科室秉承医、教、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数十篇,近3年来我科开展科研课题多项,开展市级课题如陈杰夫主持《养心汤合黛力新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余乐端主持《小半夏加茯苓汤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伍小群主持《温和艾箱灸结合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研究》,梁政娆主持《针刺联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娄勍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2022年专项研究《基于TNF-α/NK-κB信号通路研究痫得安丸联合丙戊酸钠对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钱璐主持2024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通络利咽穴位按摩手法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同时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肇庆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江门卫生学校等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也是中医规培基地。一直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多人获得院内优秀带教老师。并定期举区域内省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增进基层临床医师对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的了解。
六、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发展,我科运用中医药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坚持开展特色专科治疗,正确辨证使用医院中医专科制剂,研制专科特色中风恢复期膏方及本院制剂,充分运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穴位敷贴、推拿、针灸、中药涂搽、耳穴、中药熏洗、热庵包、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治疗,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并培养专科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护士、脑卒中康复专科护士,开展吞咽护理专科门诊。我科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技术及疗法,为患者快速解除病痛,深受患者欢迎。
七、科室荣耀
近几年科室在院内举行多次行业竞赛均取得好成绩,教学方面梁政娆、余乐端、陈杰夫等人均曾获得优秀带教老师,医疗工作方面余乐端获得市优秀医师称号。娄勍主任入选第五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并为第四批肇庆市名医工作室主持人。护理方面多次在院级竞赛中获奖。同时脑病科也深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和赞扬。
科室荣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